2014年8月16日星期六

NAS使用實戰教學(2):硬件選擇與基本設定


既然知道自建NAS有不少的好處,事不而遲,馬上教大家如何選擇NAS。



如何選擇NAS﹖





選NAS主要的是選品牌和選支援多少顆硬碟的。本雜碎不太建議購買不知名的NAS品牌,或許他們也做到相近的事情,價錢也比較相宜,但應用的配套、用戶介面這些方面來說,這點錢是值得花的,至於品牌選擇,較有名的NAS公司也會提供體驗試玩,只要連到相關的網址便可嘗試NAS的介面,一般比較常見的有Synology和QNAP兩家,還有傳統的硬碟生產商也有推出。

體驗連結
Synology
QNAP

RAID
除了選品牌以外,另一個比較重要的選擇是支援硬碟的多寡,因為這直接影響了儲存量以及所能支持的RAID能力,一般來說家用的2bay已很足夠,假設2個Bay也接到2TB的硬碟,不用RAID的話已達到4TB了,更以應付大部份人的需要,假如不夠了,可以再加上一個2bay的,這樣對比買單個4bay更便宜、更具靈活性,但用不了更安全的 RAID 5 (想計算 RAID 的話, synology 提供了一個不錯的計算器 )。 另外,要留意NAS大多型號是沒有硬碟在內的,要自己另行購買,但購買要留意最好是購買NAS廠商測試過的型號,畢竟是存放重要的數據,大家也不希望資料會出什麼問題吧,而且也能確保硬碟插口位置與NAS相容,要查詢的話,可以看看NAS廠商的網頁,例如 Synology 和 QNAP


另外假如內置的硬碟不夠用,你也可以用 USB 硬碟作為增加空間的手段之一,只是速度會比內置的慢一些,不過對於用了 USB 3.0 的新機來說這個問題可以已不復再了。

基本設定



買回來後,最先要做的是將硬碟插進NAS中,隨機附送的說明書應該會有詳細的教學,這步不是很困難,不累贅了,大約是打開NAS的外殼然後插硬碟到相應的位置。

建議放在一起

位置方面最好是不常碰到的地方,以免誤操作,但建議放在Router(路由器)的附近,即使不少款式也內置了無線上網,但無論安全性、穩定性、速度,有線上網仍是最佳的選擇,況且不是要拿著它到處走,無線的意義也不大呢。

作為一部網路為主的裝置,要在各處也能連到線取得檔案自然是基本要求,在此假設大家是裝有路由器的(Router),以及沒有一個固定IP(相信沒有多少人有吧),要解釋的話要有一點點網路知識,不過寫這麼深入的文章不像是雜碎的作風,就此打住了吧,真有興趣的可以找找關於DDNSPort forwarding 之類的東東吧,如何設定方面留待後文再說。

基本接駁
首先說的是基本,先是用LAN線連接你的NAS到Router,確保NAS和你的電腦也在同一Router下的連接,然後打開你的電腦,安裝廠商提供的軟件,為NAS 初始化而做好準備。


以Synology的NAS為例,安裝在電腦上的是Synology Assistant,安裝後便會自動搜索NAS,找到後便可連線,這軟件可以看到NAS的基本資訊以及可以掛載NAS的資料夾成為網路硬碟,但基本上對本雜碎來說唯一用處是看NAS的IP而已,跟隨頁面的指示,很快便可以安裝完成。

Synology NAS 的 登入介面
在大多數的情況,對NAS的操作不是透過Synology Assistant這類要安裝的軟件使用的,而是每一部電腦也會有的瀏覽器 (Internet Explorer、Google Chrome、Firefox之類),在你的瀏覽器上鍵入NAS的IP地址便可進入NAS的管理介面。



輸入了帳戶密碼後,可以看到以後會經常用到的管理介面,用法其實頗直觀的,不會太複雜,所有已安裝的App(套件)也可以在左上角類似開始選單中找到,先跟大家說的是儲存空間管理員,畢竟NAS最重要的是資料的安全,自然要了解硬碟的狀況,在這看到硬碟的空間剩餘多少、S.M.A.R.T.的檢測、RAID建立之類的,也可在這管理的。留意,接入新硬碟之後,會要求將該硬碟格式化,如果本身有資料的話最好預先備份了再放,或者可以用外接硬碟的方式連接。

到了這一步,這個 NAS 的基本設定已算是完成了,接下來就是將資料傳到 NAS 中。

資料存儲
以雜碎這個過來人的經驗來看,要存放資料,首先要決定資料的分類,要不的話以後使用會很辛苦,或者花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整理,所以首先要說的是分類。


所謂的分類,是指在NAS的上開設不同的資料夾作分類,因為稍後會用到 NAS 上的 Apps 會要求選擇資料夾,所以最好分類清楚,以雜碎來說首先會開了簡單的分了三類最常見的資料類別:歌、片、相,再將相應的資料放到裡面,剩下來的大家可以自行分類吧。

開設這些Root的資料夾和一般的資料夾不同,要在控制台中的共用資料夾中建立,不過也不是困難的事來的,到控制台-> 共用資料夾 就可以做到了,這並不是件困難的事,而有件事必須先跟大家作出提醒,如果害怕自己會誤刪檔案的話,記得要設定資料夾要開啟資訊回收桶,否則日後只會後悔莫及。

要管理 NAS 上的檔案有2個方法是雜碎常用的,以瀏覽器或者是以 Network Drive 的形式。

瀏覽器是在網址中輸入 NAS 的 IP (需要在相同網絡環境),或者是大家在後文中所申請的 DDNS,在登入之後會有相應的 File Explorer,例如 Synology 的 File Station。


就像是一般的電腦資料夾一樣
另一種做法是雜碎比較常用的,就是 Network Drive,在大家手上的 Windows 、 Mac 電腦掛載之後,就像是一般的硬碟一樣使用,相信與大家的使用習慣最為接近。以 Windows 7 為例,在「我的電腦」 上有一個按鍵為 連線網路磁碟機,只要選磁碟機盤符(如 Z:\) ,下面輸入 NAS 的 IP,例如" \\192.168.1.1\Photo ",就可以掛載 NAS 中 Photo 共享資料夾。




MAC 的做法也是相若,在「前往」按 「連接伺服器」,輸入 " smb://192.168.1.1/Photo " 即可,不過這是一次性的,想要每次開機也自動開啟,詳情可以看回 Apple 的教學 。

正如之前所說, Network Drive 的方式比較貼近大家的使用者習慣,基本上只是這樣用也沒有問題,但 Network Drive 只能應用到相同網絡之中(好像是有方法,但之前雜碎爬了一段時間文也沒有收獲,有高手可能教教嗎?),要隨處使用只能是瀏覽器,另外, Network Drive 對於 Drive 與 Drive 之間的處理沒有很好的效率,比不上在瀏覽器之間移動檔案般快。



達到13MB/s

在瀏覽器中,你亦可以直接分享檔案給別人,這解決了要傳大容量檔案給別人的煩惱(以雜碎所知是 Synology 獨有的功能),你所需的只是在要分享的檔案上右鍵,按「分享檔案連結」, NAS 就會自動生成一條可以讓人直接下載的連結,以雜碎 BB100 的速度,上載可達 13MB/s,而且過程不經第三方網站,亦可以為連結加上密碼,以防其他人取用,感覺安全性也不錯,極力推薦。

隨處存取
如果有需要在屋外存取家中 NAS 的內容,或是使用各種的服務例子電話 Apps 之類,你便需要看這裡的教學了。



通常 NAS 也會提供一些簡單的應用幫助大家設定的,以 Synology 為例,有一個名為 EZ-Internet 的工具可以一次過做到,你只要回答網路連線種類、IP 、路由器等等的資料(會自動偵測),過程基本上已達到傻瓜化。

常用Port
最困難的部份就是前文提到的 Port Forwarding,如果你所用的路由器並不在支援之列,就要找回路由器之內設定,開啟相應的 Port,例如HTTP是用 Port 80、FTP 用 Port 21、 VPN用 1723 等,要用什麼功能就要開什麼的 Port,然後指向 NAS 的 IP,具體要如何做,大家最好看回說明書。



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,就是為你的 NAS 註冊一個 DDNS,除非你想要記一大組 IP 數字吧, Synology 也內置了一堆免費可用的 DDNS 免費商的名單,以往雜碎用的是老牌的 No-IP,但之前出了一些意外,結果用回了 Synology 自家的 Synology.me,申請方法也很簡單,就像是申請一般的帳戶,當然你也可申請多組,只要填用戶名、密碼、電郵,之後等候申請成功就可以了。

在下一篇,雜碎會介紹一些 NAS 上方便的插件,也就是雜碎最喜歡這個小東西的原因。

傳送門 Portal:
  1. 打造自己的雲 
  2. 硬件選擇與基本設定 (你在這一頁)
  3. 方便的軟件應用與NAS的優缺點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