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平價的一款是 Suger Y12,用了比較入門的 Qualcomm Snapdragon 425 的四核心處理器, 比上次介紹過的 C11S 定價更入門,3GB RAM、32GB 儲存,5.45" 1440 720 的螢幕,比較特別的是具有雙鏡頭拍攝的能力,以2MP 的輔助鏡頭負責景深效果,8MP 的鏡頭負責拍照,電池有 3000 mAh,以 HK$1298 的定價其實不能強求什麼,但市場上有更好的選擇呢。
Samsung 同樣推出了入門的機種,名為 Galaxy J2 Pro,用了 Qualcomm Snapdragon 425 的處理器,用上了 Samsung 自家的 5" 960 x 540 Super AMOLED 螢幕,記憶體只有 1.5 GB, 16GB 儲存空間,雖然定價只有 HK$1298,但在 2018 來說真的沒有什麼誠意可言,雜碎並不推薦,除非閣下是 Samsung 的忠實支持者吧。
Asus Zenfone Max Plus 用了針對入門的 MTK MT6750T 8核心處理器,3GB RAM、32GB 儲存,用上了較大的 5.7" 1440 x 720 的 IPS 螢幕,亦具有遠近焦能力的雙鏡頭拍攝能力,定價 HK$1798 屬於合理水平。
這部 Samsung Galaxy Folder 2 是部近年比較少見的褶機,用了 Qualcomm Snapdragon 425 的四核心處理器,2GB RAM、 16GB 儲存,規格來說其實沒有什麼爆點,尤其是螢幕只有久違的 3.8" TFT 更是懷舊味十足,但 Android 褶機在香港來說應該是完全沒有其他選擇,對於一些仍很懷念五筆輸入法的朋友,這個實體鍵盤應該會有不錯的吸引力,定價方面 HK$1898,以這個規格來說有點偏高,但對褶機的情懷來看能否引到朋友購買仍是未知之數呢 。
Vivo V7 要價 HK$ 2198,用上了比較新的 Qualcomm Snapdragon 450 八核心處理器,4GB RAM、 32GB 儲存,5.7" 1440 x 720 的螢幕,用上了 18:9 的螢幕比例,但論規格來說似乎未有太大的吸引力。
Suger S11 與上面提到的 Vivo V7 一樣,用了 Qualcomm Snapdragon 450 八核心處理器,4GB RAM、 但有著更有的 64GB 儲存,而且螢幕增加到 6" ,解像度亦有 2160 x 1080,比較有趣的是前後同樣採用了雙鏡頭拍攝的方案,分別是 16+8MP (廣角+超廣角)的主相機,以及 20+8MP (廣角+超廣角)的自拍相機,其中自拍相機有更高解像力的 20MP 達 2.0μm,主相機則主打 f/1.7 的大光圈虛化,這一點雜碎覺得兩者是相反了吧? 定價 HK$2598,相較之下比 Vivo V7 吸引不少。
Sony 推出了兩部中階機的更新,分別是 Xperia XA2 和 Xperia XA2 Ultra,主打的是用了 Qualcomm Snapdragon 630 的八核心處理器, 同樣是 23MP 的主相機,而指紋感應器亦首次由機側移到機背的位置,是好是壞見仁見智了,雜碎自己是不喜歡的,說回規格,較平價的 Xperia XA2 具有 3GB RAM、32GB 儲存,5.2" 的 1080p 螢幕、8MP 的自拍相機,而 Xperia XA2 Ultra 則改為 4GB RAM、 64GB 儲存,6" 1080p 螢幕,亦在自拍相機上加入了 16MP 相機,與 8MP的相機合成雙拍攝系統(廣角與超廣角)。定價方面, Xperia XA2 要價 HK$2698、而 Xperia XA2 Ultra 為 HK$3498,兩者在價錢上未算很有吸引力,但考慮到 Sony 的外觀向來不乏捧場客,相信仍會有不少人買單的。
HTC U11 Eyes 用上了 U11 的機身設計語言的中階版本,亦少有的在中階機上具有 IP67 的防水防塵能力,這點是值得一讚的地方,規格方面,用了Qualcomm Snapdragon 652 (更名自 Qualcomm Snapdragon 620)的四核心處理器,4GB RAM、64GB 儲存,6" 1080p 的螢幕,達 3930mAh 的電池量、雙5MP相機的自拍系統等亦對的起 HK$3898 的定價 。
最後一部是來自 Samsung 的 Galaxy A8+,用了 Exynos 7885 Octa 的6核心處理器,效能大約與 Qualcomm Snapdragon 660 相若,達 6GB RAM、 64GB 儲存,6" 2220 x 1080 的 Super AMOLED 18:9 螢幕亦趕上了當下流行的全螢幕設計,16MP的主相機外,16+8的雙相機系統(廣角+超廣角),支援 IP68,定價為 HK$4398,算是有不少吸引力。